發展遲緩丨何雁詩揭1歲半兒未識爬只講BB話 留意發展遲緩特徵把握治療黃金期
發布時間: 2023/11/13 12:43
31歲歌手何雁詩(Stehanie)與40歲老公鄭俊弘(Fred),去年榮升新手爸媽,現時兒子Asher已17個月大,近日Stephanie卻親揭兒子有發展遲緩問題,至今未識爬行和走路,也只懂講BB話。家長宜留意6個月大至3歲發展遲緩兒童的徵狀,把握6歲前治療黃金期,及早介入治療。
Stephanie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,17個月大的兒子Asher有發展遲緩問題,至今未識爬行及走路,只會講BB話,比同齡孩子發展慢,未能達到社會期待的指標。
Stephanie坦言最初好擔心,希望找到原因對症下藥,但醫生指很多時候也未能找到原因,亦未能斷定是否有特殊教育需要(SEN),現時Asher正接受治療包括物理治療,兩夫妻輪流跟進。
6個月至3歲發展遲緩特徵
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,各個範疇有不同的發展,而發展遲緩兒童有機會一個或多個範疇上表現遲緩,五個範疇包括智能或認知、語言、大肌肉、小肌肉及社會適應能力。衛生署列出6個月至3歲發展遲緩特徵,如兒童有其中一項情況,應盡快向有關機構求助。
- 6個月:未能保持頭部穩定;未能伸手抓東西
- 1歲:未能扶著傢俱站立;未能用拇指和食指拾起細小物件
- 1歲半:未能獨自步行
- 2歲:未能說單詞,如「爸爸」、「媽媽」、「車」、「街街」;未能跟從簡單的指示,如「畀媽媽」
- 2歲半:未能用筆在紙上塗鴉;未能組合單詞如:「食餅」,「飲橙汁」
- 3歲或以上:未能說簡單句子如:「我食餅」;未能配對基本顏色和形狀;學業上未能跟上進度;出現行為問題
最新影片:
6歲前治療黃金期
香港小童群益會「樂牽」到校學前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鄭惠君過往接受TOPick訪問時指出,兒童在6歲前是治療黃金期,他們的學習能力有如海棉般,可吸收很多事物,他們需要專業而密集的訓練,盡可能追上同齡小孩的進度。
她又指,若家長在家中未有給予幼兒適當的刺激,令到腦部發展刺激不足,亦會影響兒童的認知能力,到小學入學才交由學校教導,小孩的發展已比其他人慢2至3年。
大部分有特殊發展需要或發展障礙的幼兒,均需接受包括言語治療、職業治療、以及基礎能力訓練等,大多的訓練都是遊戲形式進行,以達致提升他們的能力,並需家長協助回家「做功課」。
言語治療主要以遊戲進行,除以圖卡可讓學童表達不同意思,砌積木令他們接受指示,亦會因應學童在不同階段使用不同的玩具,讓他們在不同場景學習,例如幫公仔沖涼遊戲,玩發聲公仔、煮飯仔等。
職業治療方面則分為感覺統合、手部功能及書寫能力訓練,活動包括不同的搖盪、彈跳、旋轉、攀爬、推拉重物、負重、按摩、核心肌群強化運動,不同質感的觸覺刺激,聽樂治療音樂等。透過玩具及遊戲,讓幼兒學習基本學前概念,如物件、空間、顏色、形狀及數量等;配合家居生活環境,訓練幼兒學習穿衣、如廁、進食等自理技巧等。
11月是小學測考季,TOPick推出中英數常免費試題下載區,立即下載免費試題備戰測考:中英數常試題
【爸媽必Follow】全新TOPick親子IG現已推出!立即睇︰https://bit.ly/3BN0C4s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責任編輯:林愛娜